李巽带你了解水饮病

在门诊上很多时候会听到李医生说到一句话“水饮病”。体内水饮重,气化不利。

那么什么是水饮病呢。

其实关于水饮讲之较详较早的,出自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

按痰饮停积的部位来分:

1.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基本病机:

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宣,津液停积机体某部位而成。

治疗原则:

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即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方药选择: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茵陈五苓散小半夏汤进行加减

李巽医生临证感悟:

水饮病主要因素:

体内阳气虚衰,肺的通调水道失司,脾胃运化无权,肾气虚衰水液代谢不利。

其他因素:

饮食平易饮食肥甘厚腻(高油、高糖、高脂肪),生冷黏滑(粘豆包、汤圆、凉糕等)。长期导致脾胃运化无力,从而脾虚,脾虚运化无力,湿邪内生,变而成饮。

水饮病临床常见表现:口干欲饮水(喝的很少)并伴有尿频,怕冷,背冷,胃肠、四肢、食道冷,长期慢性咳嗽,胸闷,反复过敏等。

舌脉:舌体一般胖大,舌质偏淡或暗,较重者紫暗并伴有齿痕。舌苔一般有不同程度的水滑,或白腻苔。

脉象:沉弦滑或浮滑。

饮食注意:选择清淡易消化,属性偏温的食物。

李医生送您一方:苓桂温中饮

桂枝尖5g茯苓10g炒白术10g甘草5g苍术2g陈皮5g。热水泡15分钟,温服代茶饮。

注:以上处方为李医生所属,如需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

本文章所用图片如有盗用,请联系本作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chenf.com/ycls/88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