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胡希恕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第论

导读与本文来源:

~年,陈雁黎陈老医院内科研究所毕业实习时,在该院工作的大师姐聂惠民老师,有一册手抄胡希恕胡老撰写的《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即胡老讲座中常说的常见病常遭遇方证)。同学们如获至宝,相互传抄。按原计划7月5日实习结束,6月5日“文革”开始,北京高校停课。因未能见到大师姐,《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便留在陈雁黎陈老处。时光荏苒,半世纪后,在此完璧归赵。----参见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辩证》(第二版)。

《胡希恕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即胡老讲座中常说的常见病常遭遇方证,共十九论。通过本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胡老在常见病中所用的处方心得,这全是胡老的临床经验和干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今天我们学习!

第十三论有关黄疸型急性肝炎的辨证用方

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麻黄二钱半,连翘二钱半,生姜三钱半,杏仁二钱半,赤小豆二两四钱,甘草一钱,生梓白皮六钱。

麻黄连翘赤豆汤,麻翘炙草二生姜;杏仁四十枣十二,赤豆一升梓皮商;湿热表实身发黄,皮肤湿疹痒也康。

辨证:发黄,恶寒,发热,无汗而脉浮者。

2.桂枝加黄芪汤:

黄芪二钱,桂枝二钱,芍药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

桂加黄芪二两入,汗出恶风比桂足;黄疸黄汗郁热来,表虚痹痛水湿除。

辨证:发黄,恶寒,发热,汗出而脉缓者。

按:以上二方为黄疸病发作之始,病在表时的用方,而后者亦治黄汗。

3.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合剂: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芍药三钱,枳实三钱,栀子三钱,大黄二钱,茵陈一两,生姜三钱,大枣四枚。

大柴胡汤二两黄,芍三枳四(枚)五生姜;小柴胡(汤)去参与草,少阳阳明下之良。茵陈蒿汤治阳黄,六两茵陈黄二两;瘀热在里十四栀,腹满尿短泻下良。

辨证:发黄,胸胁苦满,心烦欲呕,腹微胀,大便干者。

按:本病现此方证者最多,屡试屡验,堪称良方。若烦热甚者可加黄柏三钱;若腹胀满甚者可加芒硝一钱。初服可大便二三行,勿惧,连续服之,则只溏耳,服至黄退,大便亦自复常。

4.小柴胡汤茵陈五苓散合剂: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生姜三钱,党参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二钱,茯苓三钱,白术三钱,猪苓三钱,泽泻四钱,炙甘草二钱,茵陈一两。

小柴胡汤治少阳,柴芩参夏草枣姜;往来寒热胸胁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柴八夏半余三两,枣十二枚脉多弦。五苓桂枝泻白术,猪术茯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符,桂枝半两暖水服;脉浮便少渴汗出,外邪里饮水逆主。

辨证:即上方证,大便溏而小便不利者。

5.四逆散茵陈五苓散合剂:

柴胡四钱,芍药四钱,积实四钱,茵陈一两,茯苓三钱,白术三钱,泽泻四钱,猪苓三钱,桂枝二钱,炙甘草二钱。

四逆散主少阳证,柴芍枳甘十分同;白饮和服方寸匕,形似大柴下不中。五苓桂枝泻白术,猪术茯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符,桂枝半两暖水服;脉浮便少渴汗出,外邪里饮水逆主。

辨证:发黄,胸胁满,不呕不渴,而腹胀或痛,小便不利者。

相关案例分享

.大柴胡汤与茵陈蒿汤合方

治疗黄疸医案.

张某,女,56岁,年秋因胆结石症疼痛加重住本院外科,准备手术时发现黄疸,来门诊要求中药治疗。患者身体壮实,一身面目悉黄,巩膜黄染,右胁胀满,口干口苦,恶心欲吐,食不下,见旁人吃饭就恶心,尿茶色,便干,色灰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超过单位,予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生石膏。

方用:柴胡15g,黄芩12g,半夏10g,枳实12g,白芍10g,茵陈15g,栀子10g,生大黄10g(后下),生石膏30g,生姜3大片,红枣3枚。2剂,先煮茵陈,再煎余药,生大黄打碎后煮1~2分钟。因患者恶心较重,必用鲜生姜,嘱患者当日在家中煎服。空腹服药后,大便数次,解下许多棕黄色黏液及粪便,尔后能进稀饭,又将前方大黄减为6g,两次共服药6剂,黄疸消退,1周后进行了手术。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参见陈雁黎《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辩证》(第二版)一书,方歌本人原创。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药。文章、图片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的话,别忘了,戳一下“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chenf.com/ycls/8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