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茵陈我这一般叫它黄泥草,叶汁类似黄泥色

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以前有老师叫我多介绍一些入肝的草药,我介绍了数种,只是因为我介绍的基本都是草药或者说是地方药,有一些用习惯了中药的传统中医师是看不上的,或者不会轻易尝试用,·再说医药分了家,受体制约束,想用也用不了,所以一辈子用的无非茵陈、栀子、白芍、大黄、柴胡、郁金之类,种类也已经很多了,对付正常的疾病已经够用,这些中药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临床,药效自然不用质疑。而民间草药用于入肝的也非常多,它们个个身怀绝技,已在各地领风骚,以前我介绍过很多种,只是我临床经验尚少,没有具体对比过优劣,其实药与药本没有优劣之说,只在于组方而已。中医讲五脏不是独立存在的,药也一样,入肝的药又多入脾、入心,肝气不足,可以温肾、升脾,或者降一下肺气等,使之全身之气得以周流,这也是补肝气一法。

以前我这很多人易患肝病,尤其急性肝炎,我也得过这病,医院看了,吃了中药,缠绵一月有余,那药好难喝哦,现在回想,应该是用茵陈蒿汤加减的,茵陈是有的,虎杖或者当归不知道有没有,那时不懂药,但那药的气味至今还有印记。后来又复发了一次,吃了我婶抓的草药方,才三服药,就把我的急性肝炎治好了,关键这药几乎无色无味,喝起来很舒服,后来我问我婶,她说这些药也不会很好喝,是药对症了,喝起来自然感觉味道不错,但是草药一般不会有很多中药那股难闻的气味是真的。

治疗急性肝炎,对很多民间的医生来说算是小菜一碟,我认识的很多师傅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各师各法,用的药不尽相同,他们很多人都会用到一味叫土茵陈的草药,理湿退黄功效较强,所以今天就介绍一下这药。

土茵陈我这一般叫它黄泥草,因其新鲜的叶子揉搓会有棕黄色液汁类似黄泥色而得名,也有人叫它溪黄草、香茶菜等,为南方地区民间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中草药,草药里同名异物的很多,比如叫溪黄草的,我这就把藤茶也叫溪黄草,目前各地作为溪黄草药材的品种还有数个,但它们多是同属的,药效基本相似,但味道有些区别很大,溪黄草(黄泥草)味甘微苦,有些也叫溪黄草的味道就苦不堪言了,没有实物对照暂时不讨论这个。

溪黄草以全草入药,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肝胆湿热之黄疸症。可单用或配石上柏、田基黄、虎杖、栀子、茅根等药同用。

各家论述

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溪黄草的介绍,书中验方仅供参考。

溪黄草Isodonserra(Maximowicz)Kudo唇形科香茶菜属。

俗名:大叶蛇总管、台湾延胡索、山羊面、溪沟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1.5(-2)米,茎上部多分枝,密被倒向柔毛,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短尖,两面无毛,仅脉被柔毛,侧脉4-5对,花萼钟形,花冠紫色,小坚果宽卵球形,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及台湾;

常成丛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溪旁、河岸、草丛、灌丛、林下沙壤土上;

嫩尖背面梗和叶柄带棕黄色

溪黄草泡的茶颜色棕黄,味甘微苦,口感不错的。

附方

1.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溪黄草配酢浆草、铁线草,水煎服。

2.治急性胆囊炎而有黄疸者:溪黄草配田基黄、茵陈蒿、鸡骨草、车前草,水煎服。

3.治湿热下痢:溪黄草鲜叶,捣汁冲服:溪黄草配天香炉、野牡丹,水煎服。(1方以上出《中医方药学》)

4.治痢疾,肠炎:鲜四方蒿叶。洗净,捣汁内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儿童二至三毫升。(《全展选编·传染病》)

5.治癃闭:鲜香茶菜二两,鲜石韦、鲜车前草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拍摄地点:昭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chenf.com/yczz/10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