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青黄不接。刚过完年,家家大人手头都紧张。娃娃要上学,田里要施肥,种子农药要备下,还要买只猪崽羊羔慢慢养着,处处都要用钱。一场春雨轻轻洒下,村边沟畔的花花草草钻了出来,眼前鲜活了,心里也松泛了。
花花草草里,有的羊喜欢,有的牛喜欢,有的下在锅里可以尝个新鲜。最叫人喜欢的,是可以扛个镢头、挎个小笼,挖点药材换活钱了。
最先露头的是茵陈,嫩嫩的围在老根下面。镰刀镢头都用不上,只能用手撕。这时的茵陈品相好,晒干了,毛茸茸轻飘飘的。拿到药材公司,人家叫绵茵陈,一斤两毛一分钱。茵陈季节性强,到了阴历二月,药材公司就不收了。
比茵陈晚的是蒲公英。蒲公英的根挖出来,剥掉外皮,白白的,嚼一嚼,略苦,但有鲜爽的味道。蒲公英抽了苔,折下来可以吃,略带甜味。蒲公英很多,也是很好的药材,但收的人不多,价钱极低。割草的时候随手割回来,牛羊都爱吃。挑出来晒干了装在袋子里,运气好,可以卖给药材贩子。
几场透雨过后,金银花冒出了花苞。我们那儿,金银花大多长在坟头上,是后辈人清明节专意栽种的。采金银花的地儿,周围都是坟包,感觉阴森森的,后背发凉。我住的家属院里有一架金银花,不知是谁种的,绿油油的藤蔓,花开烂漫,我总不愿意走进了欣赏。这是“幼伤”。药材公司收金银花,价钱不低,要求也不低。金银花必须采未开放的骨朵,一旦分出花瓣,白颜色变成了黄颜色,就没有药效了。
价钱最高的是远志。远志喜欢长在人家窑洞的顶上,伴着许多杂草。远志根很深,你不能在人家窑洞顶上挖,这就只能望而叹之了。远志还长在埝畔,这地方也不能挖。一撅头挖下去,埝上的田留不住水肥,落下的土会也砸了埝下的苗。有娃娃图小利挖了人家的埝,会被日娘骂老子的咒几天。那远志怎么来呢?下了透雨,抓住远志的茎叶,窑背上的往上拔,埝畔上的往旁边拔,能拔出来多少是多少,利己不损人。拔出来的远志根,拧一下,捋成的是寸把长的圆筒。晒干了,一斤能卖两块多三块钱,解馋得很!
暑假了在沟里放羊,还可以挖柴胡。沟不怕挖,草丛里看见柴胡了一撅头抡下去就可以了。柴胡根浅,好挖,但挖的人多。人随着柴胡的踪迹走,渐渐爬到了半沟里,一不小心,骨碌滚下去是常有的事。柴胡比远志便宜,但比防风、红胡、地骨皮贵。中药材很多,娃娃们大都识得,遇见什么挖什么,回家去再分门别类。
幼时学费便宜,小学大抵是三五块钱,初中我第一学期记得是十五块。春天采些茵陈金银花,能够纸笔书本钱。暑假里专心专意挖上几十天远志柴胡,行情好了,能凑足秋季的学费。村里有许多娃娃没钱交学费,开学就不去了。我们一家人大人吃大苦,小人出小力,总是能刨回个学费来。日子艰难,还是把读书坚持了下来。
真该感谢我们那长着花花草草的山沟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