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该书作者不详,成书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东汉末年(2世纪)。全书3卷,也有4卷本,载药种,按药物之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即后世所说的“三品分类法”。上品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可以久服;中品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

《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还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以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并对中药的产地、采集、加工、贮存、真伪鉴别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书中所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如常山抗疟、车前子利水、阿胶止血、黄连治痢、麻黄治喘、茵陈利胆退黄、海藻治瘿等。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本草学的奠基之作,与《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伤寒杂病论》一并被奉为“四大经典”。《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不但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而且在总结汉以前药物学成就的基础上,为中药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成书之后,沿用余年,原著在唐初已失传,但它的内容仍然保留在历代本草著作中。现存的各种版本都是后人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及《本草纲目》等书中考订、辑佚、整理而成的,流行的版本较多,其中著名的有孙星衍、孙冯翼同辑本,顾观光辑本和日本森立之辑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chenf.com/ycls/12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