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兴教授专栏本草纲目利湿退黄药摘编

《本草纲目》

利湿退黄药摘编

茵陈

草部第十五卷“茵陈蒿”条

苦,平、微寒,无毒。

普曰:神农、岐伯、雷公:苦,无毒。黄帝:辛,无毒。权曰:苦、辛,有小毒。《大明》曰:石茵陈苦,凉,无毒。伏硇砂。张元素曰:苦、甘,阴中微阳。入足太阳经。

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兔食之仙。《本经》

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别录》

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藏器

石茵陈: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疼,瘴疟。女人癥瘕,并闪损乏绝。《大明》

弘景曰:《仙经》云:白蒿,白兔食之仙。而今茵陈乃云此,恐是误耳。

宗奭曰:张仲景治伤寒热甚发黄,身面悉黄者,用之极效。一僧因伤寒后发汗不彻,有留热,面身皆黄,多热,期年不愈。医作食黄治不对,而食不减。予与此药,服五日病减三分之一,十日减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山茵陈、山栀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钱,为散。每用三钱,水四合,煎二合,去滓,食后温服,以知为度,此药以山茵陈为本,故书之。

王好古曰:张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柏皮汤,治燥热也。如苗涝则湿黄,苗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韩只和、李思训治阴黄,用茵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而佐以大黄、附子,各随其寒热也。

虎杖

草部第十六卷“虎杖”条

微温。

权曰:甘,平,无毒。宗奭曰:味微苦。今天下暑月多煎根汁为饮。不得甘草,则不堪饮。本文不言味。《药性论》云:甘。是甘草之味,非虎杖味也。

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别录》

渍酒服,主暴瘕。弘景

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藏器

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甄权

治产后血运,恶血不下,心腹胀满,排脓,主疮疖痈毒,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大明》

烧灰,贴诸恶疮。焙研炼蜜为丸,陈米饮服,治肠痔下血。苏颂

研末酒服,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有效。时珍

权曰:暑月以根和甘草同煎为饮,色如琥珀可爱,甚甘美。瓶置井中,令冷澈如冰,时人呼为冷饮子,啜之且尊于茗,极解暑毒。其汁染米作糜糕益美。捣末浸酒常服,破女子经脉不通。有孕人勿服。

时珍曰:孙真人《千金方》:治女人月经不通,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亦治丈夫积聚,有虎杖煎:取高地虎杖根,锉二斛,水二石五斗,煮取一斗半,去滓,入醇酒五升,煎如饧。每服一合,以知为度。又许学士《本事方》:治男妇诸般淋疾。用苦杖根洗净,锉一合,以水五盏,煎一盏,去滓,入乳香、麝香少许服之。鄞县尉耿梦得,内人患沙石淋,已十三年。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沙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得此方服之,一夕而愈。乃予目击者。

王玉兴教授每周一下午看诊,请提前预约!(复诊患者请带好之前处方,自拍舌苔照片)

亚医院,预约治疗,无需等待。

欢迎广大患者致电咨询

详情-

地点: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号干部俱乐部燕园别墅独体2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chenf.com/ycjj/6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