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手足癣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410/8833646.html急性胆囊炎投茵陈蒿汤
急性胆囊炎,在右侧上腹部阵发性疼痛,拒按,常放射到右肩胛部,恶心呕吐,脉象弦数,既往有消化不良、厌食油腻史。除情况严重需要手术者,一般可采取吃中药保守疗法。谭汉亭医家对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有研究,遣药与众不同,有丰富经验。他处理本证,以清热解毒为主,配合轻泻,功效较强,喜投《伤寒论》茵陈蒿汤加味,量大,能直陷黄龙,计大黄6-15g、山栀子15-30g、茵陈蒿20-40g、郁金15-30g、鸡骨草20-40g、蒲公英30-5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用7-10天。老朽验诸临床,确见疗效,又添入黄芩15-20g,可助之发挥消炎作用。其特点不开柴胡、白芍,独具一色。
小郎中按:茵陈蒿汤的经典方证原文是: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茵陈蒿汤的基本病机是湿热蕴结中焦,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湿热蕴结中焦之证。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茵陈在《神农本草经》中的论述是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名医别录》中论述:微寒,无毒。主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面白悦,长年。
张老在此文中指出了谭汉亭医家治疗急性胆囊炎选择茵陈蒿汤为主方,以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使患者轻泻,以利于炎症的消除。所加入的蒲公英、郁金和鸡骨草也可起到清热利胆的作用,张老还建议加入黄芩以增强疗效。
方中鸡骨草是现代研究发现的一味较好的对症中药,其性味甘、微苦,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的作用。可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张老提出谭汉亭医家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特点是不开柴胡、白芍。不用白芍可以理解,不用柴胡小郎中一直未理解此用意。临床中如果遇到本文中描述的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小郎中一般会选择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合方治疗,也可收到良好效果。在前面第期文中张老也提到“民国初年,山东经方医家调理胆囊炎,常投《伤寒论》茵陈蒿汤加黄芩、枳壳、柴胡,老朽继续此意加入鸡骨草、蒲公英,”同样选择了茵陈蒿汤加味,此中加味就选择了柴胡。因此小郎中揣测张老的用药倾向应该是要加柴胡为好。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医林小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