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随着天气回暖,自然生长的野菜也舒展枝叶,开始迎接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知道,野菜的种类繁多,很多野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较好的食疗作用。但是很多野菜并不是采来就吃的,有的野菜本身有一定的寒性或者药效,存在一部分不适宜食用的人群,当然,野外生长的环境,对野菜的卫生程度也存在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在确保卫生、安全的情况食用认识、熟悉的野菜,切不可一味地贪婪野菜的鲜美,而把安全抛在九霄云外。
三月春意浓野菜受欢迎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野草萌发。上菜市场经常见到卖茵陈、荠菜等野菜。在美味佳肴布满餐桌的今天,野菜以它独有的清香,格外受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近,年过六旬的刘女士约着几个老友,骑行到朱仙镇,在农田挖了不少茵陈等野菜。在她看来,虽然骑行了那么久,但能挖到新鲜多汁、无公害的野菜,觉得这一趟跑得特别值。在挖野菜的时候,她已经想好,回家要把自己挖到的野菜分享给更多的亲朋,让他们也品尝这不一般的美味。
“这时候正是吃野菜的时候,荠菜做包子、饺子都是很不错的。”市民郭俊英告诉记者,每年春季她都会和老伴去郊区挖野菜,今年因为要帮儿子照顾二胎,老两口虽然不能像往年一样结伴去郊区自在地挖野菜,但也不妨碍他们吃野菜,前几日她自己去捋了一次柳叶,还在菜市场买了荠菜、茵陈、香椿等野菜食用。
在包公湖大市场附近,一位卖野菜的商户告诉记者,茵陈不仅味美,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受到市民青睐,她摊位上的茵陈总是一早就卖光了。
初春正是踏青的好时节,市民不妨走进大自然,与亲朋好友一起采摘野菜,抓住这些“转瞬即逝”的舌尖美味。
野菜上网“身价”倍增
相对于菜市场三五元一斤的售价,野菜在网上可谓“身价”翻倍,记者在某网络购物平台发现,菜市场上售价几块钱一斤的荠菜,在一家生鲜类网店上,克的新鲜荠菜售价高达89.8元,合算下来,一斤的价格也在22元左右。记者注意到,捕捉到人们对野菜的青睐,不少种植果蔬的基地,最近也在网上销售场区里的野菜。
湖北省荆州市一家绿色有机果蔬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基地大棚内、其他闲置土地上,特别是湖区周围有很多自然生长的野菜,相对于其他品类的果蔬,这些野菜没有多少种植、管理成本,该基地在网店里销售的野菜主要成本在于挖野菜的人工、快递、损耗赔偿等,这些费用的叠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野菜的高售价。另外,他还特别强调,该基地在湖区周围,土地十分肥沃,生长环境相对更绿色,所产的荠荠菜单株也比较大,品质更优良,所以在网上同类菜品中售价才会相对较高,同样也因为品质好、有保障,该菜的销量在同类别中排名也比较靠前。
还有一些网店销售冰冻好的野菜,在发货地为山东潍坊的网店中,记者了解到克的整株速冻芥菜的售价为24.3元,一斤的价格在6元左右。相对于其他网店销售的新鲜荠菜,冰冻的荠菜价格确实低了不少,但售价仍在菜市场价格上翻了一倍。同时,记者还发现,还有一些网店销售处理好的荠菜碎,市民买到后,省去择洗、切剁的烦恼,直接解冻即可入馅,这样的荠菜碎售价是9元左右一斤。
针对不少野菜成为商品,通过网络销售等形式走上市民餐桌的情况,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相关部门曾表示,生产经营者应严把原料关,严禁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野菜,同时保证原料新鲜安全,采用合理的贮藏条件、加工及烹调工艺,还提出野菜生产企业应保证产品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并出厂检验合格。如食用野菜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就医,保存好相应证据;对涉及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网店为了保障野菜的新鲜度,销售的多为顾客下单当天现挖的野菜,而且快递多选择了空运。为了保障售后,还有一些网店作出承诺,明确表示在顾客签收24小时内,发现商品腐坏变质并提供有效凭证,商家24小时内回复并退款,网络信用评级极好用户还可以享受急速退款到账服务。
野菜吃法多市民来“支招”
时下,有不少新鲜的野菜逐渐走上市民的餐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野菜的食用方式有很多,有的可以加鸡蛋一起炒着吃,有的只需凉拌就很美味,有的可以做蒸菜、包包子、做饺子,还有的可以晒干泡茶喝。
市民徐玲是个喜欢吃野菜的人,已经退休的她每年春季都会到郊区去挖野菜。她告诉记者,挖回来的茵陈一半择洗干净,拌上面粉做成了蒸菜,还有一些已经洗好,准备晒干了冲水喝。再过一段,她还准备去挖些蒲公英回来。她告诉记者,蒲公英和茵陈都有一定的药效,晒干了存放,可以泡茶喝。
市民郭俊英告诉记者,现在柳树叶发芽了,而且新出的芽叶比较嫩,她已在郊区捋了一次,做了一锅美味的柳叶素包子。说着,她还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将捋回家的柳叶淘洗干净,焯水晾凉,然后拌上鸡蛋碎、豆腐、虾皮等食材及各种调味料,好吃的素包子馅儿就完工了。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已有一些香椿上市,对于香椿的吃法,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比较爱研究养生知识的郭俊英提醒到,无论是香椿拌豆腐还是炒鸡蛋,都要注意提前将香椿焯水,去除一些亚硝酸盐和草酸,吃起来更安全,口感也会好很多。
食鲜正当时安全记心间
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春天的气息也来越浓郁。这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到郊区挖野菜可以算得上踏青游玩、亲近大自然的一个不错选择。野菜在春季应运而生,它好似大自然的馈赠,不仅意味着生长,也满含春天的味道。踏青游玩、食用野菜,也算是人们不辜负大自然的馈赠,更好地感受春天的一种行动。
据了解,野菜分属于不同的属种,在安全性、食用性、药理性上都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不仅要求产地的生态环境优良,还必须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生产并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只有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产品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营养专家表示,野菜和我们常吃的蔬菜一样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不同的野菜有自己的营养优势和特点,不可一概而论。由于生长的环境需要更长的生长周期,通常野菜比家菜会更有风味。纤维、草酸及一些生物碱等物质给野菜带来了独特的风味,但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的毒性。
这就提醒我们,食用味道鲜美的野菜时,也要注意仔细识别野菜的品种,要食用安全、熟悉的野菜。因此,对于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切莫轻易食用,对于生长在卫生环境较差区域及公路、化工厂区域周边的野菜也不要轻易采摘;野菜虽美味,但它难以满足人体所有的营养需求,在食用野菜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食物多样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
全媒体记者:张苗苗
封面图:开报集团全媒体
见习编辑:李茜
值班编委:吕树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