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陕南的安康,端得是亚热带气,温暖湿润,润山润水,在秦巴汉水之间孕育了不少纯天然的优良食材。白蒿就是其中一种。诗经曰:“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萧就是本文的要介绍的白蒿。
白蒿具有改善脉粥样硬化的功效,主要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安康各县区都有食白蒿的习惯,尤其在汉滨、旬阳白河等顺流而居的汉江三县市,以白蒿为主要食材的美食可说让人耳目一新,食之回味。欲知雨露无私处,满地黄花閒白蒿。
所谓“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会吃的山里人,知道白蒿最好的采摘时间是春二、三月,最晚不能超过三月份。早春采摘是以新萌发的嫩苗、青翠多汁、香气浓郁,所含营养价值的最好,是制作蒿子饼、蒿子面蒿子懒饭(关中人称之为麦饭)的最佳原料。
其主要做法是:将白蒿摘洗干净,放入盆里,均匀的撒上面粉,让每棵菜都沾上面粉,拌匀备用。下来的步骤就是大锅添水,篦子上铺湿蒸布,放上拌好的白蒿。撒食盐适量,放入蒸锅,大火15分钟即可。刚出笼的蒿子懒饭,热气腾腾,清香入鼻。如喜欢原味,可以不佐小菜,白饭入口,细细品味大自然赋予白蒿独特的的清香,让人有清新脱俗的感觉。吃时如喜欢重口,可以佐以蒜泥、麻油、芝麻、青椒碎、油泼辣子和酱油、香醋以及上好的农家小磨香油,调制的香辣蘸料,蘸料的香辣味混和蒿子的清香,形成了厚重与轻盈的复合滋味,给味蕾和肠胃带来层次分明但不违和的感观,用“太好吃了”这大白话赞赏一点也不不为过。
蒿子面是白蒿美食系列中比较招牌的菜式,说是菜,亦可归入主食范畴。蒿子面的做法是:将采摘回来的白蒿嫩叶嫩茎,切碎,连同汁水与面粉、玉米面少许和面,擀成面皮,刀切细条或面片宽水煮熟,浇上臊子捞而食之,特点是面条面片青绿、口感劲道,清香可口。此面的浇头不宜太过重口,最好做清汤面,这样才能将白蒿的清香体会到极致当然也不妨做成浆水面,安康的浆水菜是一绝,配上蒿子面这一绝,可以冠以古龙笔下的绝代双骄的江湖名号了。
春季阳气上升,适宜养肝。白蒿养肝,它因较高的营养价值被众多人喜爱。下面再介绍下安康蒿子饼。安康蒿子饼也是白蒿的主要吃法之一。其做法也很简单:即将白蒿摘根洗净切碎,与面粉,盐,水混合,打入几枚土鸡蛋,和成稍稠的糊状,然后电饼铛抹油,将调制好的面糊放入电饼铛,用类似煎饼的摊法,摊平成饼。再烙至两面金黄即可出锅。烙好的蒿子饼,清香天成,口感酥脆,若搭配蒜泥蘸料或豆腐乳食之。纯朴、天然、香!
蒿子也可以烙成锅盔,原料准备与蒿子面大同小异,将和好发好、揉好的面团擀成面饼铁锅烙制而成。可以蘸酱、夹辣子蒜、夹红豆腐,万物皆可夹。也能泡馍就汤反正都好吃呀!
安康人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白蒿不过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叶菜,他们却化平凡为惊奇,为我们奉献了道道美食,安康人的气质也和白蒿一样,即使很普通,天生我才必有用,总能依靠积极、阳光和对生活的热情,把秦巴汉水的美食传奇故事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