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汝奇仲景先师关于黄疸的平脉辨证解读

引发黄疸的疾病类型众多,中医经典以象归类,凡肉眼可见症状如眩晕、呕吐等等,皆作为专病论治,有关黄疸的论治,见载《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篇》。原文载:“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此段经文首先从“寸口脉浮而缓”的平脉辨证,揭示黄疸产生的机理在于太阴脾运不足,要求从“风”和“痹”两大疾病类型予以鉴别,提醒“风”和“痹”之病均可见“寸口脉浮而缓”,虽见证或相似,病机却大相径庭,“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故所谓“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显然是临证处方抓主证、辨病机的关键。“趺阳脉紧而数,……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在于界定黄疸的病发阶段或病变程度。“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即仲景论脉“邪不空见、终必有奸”的独脉法诊断,提示“黄疸”的终末期预后主要与脾、肾二脏伤损衰败有关。故“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应该属于“黄疸”相关类病的平脉辨证总纲。“四肢苦烦”,即全身倦怠、四肢乏力,歧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见《素问·太阴阳明论》),又曰:“四肢者,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也”(见《素问·阳明脉解篇》),因此而断定“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从现代医学分析,“谷疸”当见“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身体尽黄”,与急、危、重型肝、胆、胰腺等消化系统器官的病变有关;“女劳疸”当见“额上黑,……腹如水状不治”,与内分泌紊乱导致肝肾功能衰竭有关,“酒疸”当见“心中懊憹而热,……时欲吐,”与酒精中毒导致的肝损伤有关,但无论何种肝病类型,全身黄、眼睛巩膜黄、小便黄伴随着四肢倦怠乏力,往往是医生凭经验直观、患者自己感受的最初发病症状。但如何鉴别诊断与治疗呢?仲景先师说:“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脉经》作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

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腹满,舌痿黄,燥不得睡,属黄家。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以上经文,要言不烦,字字珠玑,如下这一条: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凡此“师曰”,虽然无法区别是否由王叔和引用的仲景原文、或原本就是师徒授受的祖训,但论据充分,大道至简。“黄疸”其热是“两热所得”;“黄疸”其因,必“从湿得之”;“黄疸”其治“当下之”,尤其直截了当,且画眉点睛,易学易用。

其实《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中“黄疸”相关类病的平脉辨证原则,还应该与《伤寒论》太阳病篇、阳明病篇以及太阴病篇的相关经文互参,如太阳病中篇条载: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此经文描述的“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即《金匮要略》中提到的“两热所得”,亦即“太阳病中风”。

另外《太阳病》阳明病篇条载: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此经文描述的“嗜卧,一身及目悉黄”,与《金匮要略》的“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属于互文注释,亦即“阳明中风”。

所谓“风”,《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如此解释:

“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见乎?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帝曰:何谓邪乎?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

说明寒湿、燥热,风火六气互根互用,因此盛极而衰、或由弱到强,既为风生之理,也是病邪之源。故《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说: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墯,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篇说:

“病在阳者曰风,病在阴者曰痹,阴阳俱病者曰风痹”,所以仲景先师说:“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证明黄疸之病,病为“脾风”,辨当在阳。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引导读者把握从六气标本中气关系辨析六经病传变、转归,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抓主证、识兼证,从错综复杂的证候中辨病因、识病机,建立起六经病中多经病兼证、阴阳合病的鉴别诊断标准。如条: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这条经文属于感染性疾病误治之后,可能发生“结胸”或“黄疸”的脉证鉴别诊断和处方建议。“结胸”为胸腔积液,“黄疸”是肝胆、胰腺等消化器官病变的独有症状,都与感染外邪如细菌、病毒、结核杆菌等有关。“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即从平脉辨证分析此类发热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在于外感风邪、内伤正气,表里合病。《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到:

“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黄帝曰:善哉。”

一句话概括了中风机理,是由于五脏气机盛衰变化导致六腑功能异常的六经阴阳表里同病。

《金匮要略》立足于脾湿、胃热、肾虚论治黄疸,《伤寒论》则从“太阳病中风”、“阳明病中风”明确导致黄疸的病因与“风邪”感染有关,而不仅仅限于《金匮要略》的“谷疸”、“女劳疸”、“酒疸”三大类型。这个黄疸的分类方法,与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免疫功能异常,激发肝炎的机理类似。“黄疸”属于太阴阳明合病范畴,与《金匮要略·黄疸病》篇“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也遥相呼应,为学者领悟黄疸相关类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方药运用机理等提供了极为简便的临证思维方法。如阳明病篇条: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太阴病篇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综上所述,“黄疸”的成因在于“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实质是太阴阳明合病,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框定在“太阴湿温”范畴。“身黄”、“小便不利”是“黄疸”的诊断依据,病变始从阳明、继而太阴,最终证候错综复杂,归于厥阴病,而非如后世仅仅辨为“肝胆湿热证”。仲景先师在《伤寒论》太阳病篇98条语重深长地告诫: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渇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此据平脉辨证法则,讲解了因误治或用药不当引发中毒性肝病,其病当从太阴,治疗切不可循从少阳,不能用小柴胡汤治疗的道理。现代论治肝病,动辄疏肝理气,往往不离柴胡,误犯此条经文原则而导致转氨酶、黄疸、病毒载量急剧升高、比比皆是。

其实,“黄疸”的病机不仅与“风邪”有关,而且也与瘀血、瘀热、寒湿等有关,也与误治有关。

1、与瘀血有关:第条示:“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故瘀血导致的黄疸,除了“身黄,脉沉结,少腹硬”的见证,还伴随“小便自利,其人如狂”的特征。小便自利或不利,是鉴别“血证”瘀血病机的依据。“谛”,即这个证据。据此认识和临床验证,黄疸伴随小便自利,是应用水蛭的指针;黄疸伴随小便不利,则是重用赤芍的凭证。

2、与瘀热有关:第条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故瘀热导致的黄疸,证见“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甚至“发热”,询问病史,若“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是其诊断的依据。吴鞠通《温病条辨》说“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者,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3、与寒湿有关:第条:“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此“伤寒发汗已”,言下原本就是感染性发热性疾病,但发汗太过,损伤阳气,遂致“寒湿在里不解”,故此“身目为黄”,可能由于治疗不当。如何治疗,仲景先师在此未出方,只提示应当“于寒湿中求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补充的治法可以参考,他说:“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草果茵陈汤主之。面目俱黄,四肢常厥者,茵陈四逆汤主之”。

此外,现代医学认为肝脏的致病因素有嗜肝病毒感染、食物或药物中毒、外源性肝损伤等,肝细胞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等病理改变随着病情进展,甚至导致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败血症等恶果,最终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仲景先师在《伤寒论》也有相应认知,如条告诫: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此所谓“面色青黄。肤瞤瞤者”,即面色晦暗无光泽,全身皮肤肿胀,相当于败血症或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所以判断“难治”。

至于“黄疸”论治,除了《伤寒论》中明确的茵陈蒿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栀子檗皮汤三个方证,《金匮要略》尚载有以下证治规律及其方药:

茵陈蒿汤治谷疸:“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硝石矾石散治黑疸:“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栀子大黄汤治酒疸:“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茵陈五苓散统治黄疸:“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后世注释: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凡肉眼可见黄疸症状的相关疾病,都可以从茵陈五苓散治疗。实践中,凡肝功能异常的相关疾病,也可以使用茵陈五苓散。《伤寒论·辨脉法》载“脉阴阳倶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晩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此“目重,睑内际黄”,属于机体免疫应激反应导致的肝功能异常,茵陈五苓散是护肝治疗的最佳方药。

猪膏发煎治贫血性黄疸:“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此方取猪脂熬炸头发,得油膏使用,作用机理近似于补充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故猪膏发煎主治的“诸黄”,当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营养不良或恶性贫血有关。

大黄硝石汤治黄疸腹胀:“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此方主治的“黄疸腹胀”,属于阳明病范畴。阳明病法多汗,当取下法。方中硝石,是火硝,含硝酸钾,切不可用芒硝替代。芒硝,含为硫酸盐类物质,主要成分为硫酸钠。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肾综合征引起的“黄疸腹满”,明清之后统归于“鼓胀”证治。现代中医不明大黄硝石汤之理,又不敢用甘遂之类,往往以芒硝类方替代,与西医使用利尿剂一般,导致水钠潴留,致使肝肾综合征水肿屡治屡复。

柴胡汤治急腹症黄疸呕吐:“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后世注释:必小柴胡汤。《伤寒论》第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王叔和在《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总结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属大柴胡汤。”

从临床所见,肝、胆、胰腺炎症导致急腹症并发的黄疸,伴有发热、腹胀、呕吐甚至腹泻等症状,大柴胡汤治之特效,此时若误用小柴胡汤必肝功能损害加重,故后世注释强调“必小柴胡汤”,贻害无穷。

还有某些疾病的肉眼可见黄疸,实质与现代医学血检胆红素异常的黄疸无关,但仲景先师何以将此并列?本意乃在于“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类证鉴别思维定式教学法。如下:

桂枝加黄芪汤:“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从“脉浮,当以汗解之”分析,“浮则为风”,桂枝加黄芪汤所治,似黄疸而非黄疸,当是内伤脾虚、外伤风邪的“湿家病”或“劳气”、“黄汗”。《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载:“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又,《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载: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小建中汤:“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黄疸病“瘀热以行”的鉴别在于“小便不利”,故此男子黄,虽同属“脾色必黄”之证,但“小便自利”,故当诊断为虚劳,即现代所谓营养不良,可取小建中汤治疗。成年女性由于妇科慢性炎症或其他营养不良性疾病,导致面色皮肤、手足泛黄,俗称“黄脸婆”也在太阴脾病证治,是当归芍药散证。

小半夏汤:“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黄疸病必然“小便不利”,表现为小便色黄、灼热,气味重,若“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说明与“瘀热以行”无关,病位仍在太阴虚寒,用苦寒必致胃气上逆而“哕”,治当辛温降逆,和胃化饮,可取小半夏汤。

总之,黄疸伴有小便自利属太阴病,当补;伴有小便不利属阳明病,当下。

应用举例:

案一:段XX,男,年12月22日,湖南炎陵。

-12-09医院-6-1出院诊断:乙肝肝硬化代偿期;脾大;脾亢;低蛋白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重度;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肝囊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脉左寸浮弦细,关弦细稍紧,尺细弦稍滑;右寸细稍弦,关弦细,尺细稍滑。舌暗红苔腻稍黄。脸色晦暗。诉:现血小板减轻,易发紫癜,脘腹蜘蛛痣,时有口苦,小便黄,大便日2-3次,肝功能异常,有乙肝史二十多年,今年5月份肝硬化腹水(失代偿期)。诊断提示:太阴少阳。茵陈五苓散合茵陈术附汤合下瘀血汤加茯苓皮

茵陈60猪苓30茯苓30白术40泽泻30桂枝15制附子15(久煎)大黄30桃仁15地鳖虫10茯苓皮30十五剂

-12-30医院-12-20检查示:谷丙转氨酶69谷草转氨酶69总胆红素32直接胆红素9.27总胆汁酸49.5葡萄糖6.2白细胞3.55红细胞平均体积.5平均血红蛋白35.1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63中性细胞比率48.67。来电诉:服药后食欲改善,精神好转,大便稀稍紧,时有出鼻血。茵陈五苓散合茵陈术附汤合下瘀血汤加茯苓皮、赤芍、栀子

茵陈60猪苓30茯苓30白术40泽泻30桂枝15制附子15(久煎)大黄30桃仁15地鳖虫10茯苓皮30赤芍60栀子15十五剂

-01-27脉左寸细弦稍滑,关弦稍滑略紧,尺细稍弦略滑;右寸细弦,关弦细稍滑略紧,尺细稍弦。舌淡红苔黄腻。诉:服药后大便日5-6次,皮肤稍痒,偶出鼻血,余症。

TMT示:太阴少阳阳明。茵陈五苓散合茵陈术附汤合下瘀血汤加茯苓皮、赤芍、栀子、白鲜皮、白茅根

茵陈60猪苓30茯苓30白术40泽泻30桂枝15制附子15(久煎)大黄15桃仁15地鳖虫10茯苓皮30赤芍60栀子15白鲜皮30白茅根30十五剂

案二:马XX男年10月7日上海市浦东新区

-12-31上海交通大医院-11-21检查示: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球蛋白31.6丙氨酸氨基转肽酶直接胆红素26.3总胆红素41.5总胆汁酸:54.6,前白蛋白:.00,甘胆酸:21.05。乙肝病毒DNA2.23E+(正常值20)脉左寸稍弦略滑,关稍弦略紧,尺弦稍滑略紧,右寸稍弦略滑略浮,关弦稍滑,尺弦稍滑略紧。舌红苔腻微黄。诉:口气秽重,大便日2-3次,颈背部痤疮,口淡乏味,小便黄,全身乏力,小腿痛。

诊断提示:太阴少阴阳明。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合茵陈四逆汤加赤芍

茵陈60栀子15大黄10猪苓15茯苓15白术15泽泻15桂枝10干姜15制附子15(久煎)甘草15赤芍十五剂另:大黄1包(超微),腹泻不用。

-01-20医院-01-20检查示:乙肝病毒DNA2.76E+(正常值20)直接胆红素11.9总胆红素24.4余指标正常。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合茵陈四逆汤加赤芍

茵陈60栀子15大黄10猪苓15茯苓15白术15泽泻15桂枝10干姜15制附子15(久煎)甘草15赤芍十五剂另:大黄1包(超微)备用,腹泻不用。

徐汝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chenf.com/ycxw/8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