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荨麻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617/9072240.html
小方学小方——
栀子柏皮汤
作者:栋栋本澍雅聃
今天是情人节,一大早,小方慢慢悠悠地走出医馆的厅堂。“希望又是平平安安一天……诶?唉……”门口两侧卖鲜花的小贩与花的品种也多了许多,玫瑰花香百合花香还隐约带点柠檬香味,灿烂红优雅白最辣眼的也竟是那柠檬黄的波斯菊??
有一位大姐姐在路对面朝师傅的位置张望,我刚走到门口想要询问,一位大婶竟在我旁侧吓我一跳!
“小兄弟,你忘了我了吗?”
“忘了。”
“我的丈夫肝硬化,记得吗?”
“哦”我突然恍然大悟,急忙问到:“那您丈夫的病有好转吗?”这一案子,实在是让我有了教训。
大婶激动极了“好多了好多了,多亏了你师傅,黄疸很快就退了!现在下肢的浮肿都基本消失了。今天来就是想跟你们说,他不久之后应该就可以出院了。”
后面的小姐姐连忙迎上来。“小师傅,帮帮我们。这位大姐说你的师傅是神医。请一定要帮帮我们。”
“们??”我才发现,大姐姐背后还跟着一位面容清秀的小男生,刚刚在花丛中没留意到他,想必是这一身黄吧。
“我家孩子12岁。去医院检查说是肝炎,黄疸指数查出来很高,医院住院,中医西医都看了,可是指数还是降不下来。”
“你家孩子?”我心里正想着。内堂的师傅说话了:“快进来说吧。”(今天的人怎么都神出鬼没的?)
“之前用过的病历还带着吗?”她从包里拿出了几张皱皱的纸,师傅看了一会儿,说:“你们以前看过很多医生啊,都没有好转吗?”
“我们也一筹莫展啊!”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可以吗!这次可以用茵陈蒿汤了吧!”我兴奋极了。
师傅头都不抬“小方啊,你要治黄疸,脑子里就只有茵陈蒿汤一个方吗?看病,要静下心,观其脉症,才可以开出方来,切勿见山便是山。你看这,病人已经用过茵栀黄胶囊(茵陈蒿汤的中成药)和大黄注射液都没有效果。”
“这个孩子不爱吃饭,总是闹脾气,大便常常是稀溏的,他还说屁股热辣辣!”
我查看了小孩的舌象“黄苔!”
“诶?现在才二月份,怎么就穿着凉鞋来看病呀。”我很疑惑师傅真的有认真听吗。
“对对!他睡觉也总喜欢把脚露在被子外面。”
师傅把完脉也是点了点头,开始写起方来。
“这个患者好像是有湿热,脾胃也不太好”我正默念着,师傅说:“小方啊,方子拿去抓药吧。”
我心里一惊,这就开好药了?怎么感觉还没到一分钟?我连忙答应着然后接过方子一看,上面竟然只有三味药:“肥栀子,炙甘草,川黄柏。”
大脑立刻运转起来。“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这就是《伤寒论》里的方子啊!我这也是第一次见师傅用。
“小方,抓完药,就去市场买条小鲫鱼。中午煲茵陈鲫鱼汤吧。”
“……哦。”后院的柠檬树,静悄悄地开花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本案改编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为降低难度适应低年级学生阅读,稍作修改。
案改如下:
患者12岁,男。肝炎黄疸。色鲜。医院曾与之大黄注射液、茵栀黄胶囊不效。便溏,纳呆,舌苔黄,足心发热。
治以栀子柏皮汤
栀子黄柏甘草
效。
(向上滑动启阅)
栀子柏皮汤
栀子(十五颗)黄柏(二两)炙甘草(一两)
《伤寒论》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的的确确是一个小方,不仅组方精简,条文不过寥寥六字,药量在经方中也是偏少的。而临床作为加减药对使用较多。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方子出现的情况较少,是一只小,透明,但能量可不能小觑。本方与茵陈蒿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一样是经方治阳黄的基础方。(阳黄:黄疸,一身面目黄如橘子色,因湿热起。)
“身黄发热”便是要点。
《绛雪园古方选注》中提及“若发热,热已不瘀于里,有出表之势,故汗下皆不必,但当奠安脾土,使湿热二邪不能复合。其黄自除。”
栀子柏皮汤与茵陈蒿汤的病机相似——瘀热在里。“瘀”指的是瘀滞而非瘀血。湿热互结导致的瘀热在里。中医有一句老话“湿热互结如油入面。”也就是很难分开的意思。因此在《绛》中提到“使湿热二邪不能复合。”本方与茵陈蒿汤都用到了栀子清利三焦,但本方利水功能较弱,兼用黄柏清热燥湿,而本故事中的小儿脚心发热,湿热在下,用黄柏更佳。茵陈蒿汤重用茵陈清利湿热,而用大黄助栀子利水,以“下”为纲。
在茵陈蒿汤提及“发热汗出,此为越热,不能发黄也。”而本方适应症却是“汗出发黄”,二者是否存在矛盾?而据《绛》之所言,本方之发热是热出与表的表现,亦就是所谓“越热”。因而,此处的“热越”是黄将退的征兆。只需“奠安脾土,使湿热二邪不能复合”,因而用炙甘草奠中焦。我们有理由相信栀子柏皮汤证中可兼见脾胃不适。据刘渡舟所言,黄疸发热者用茵陈蒿汤不效而见脾胃不适可试栀子柏皮汤。而本患兼纳呆便溏。现在很多人看见黄疸就会理所当然首先想到治肝,从西医角度,黄疸见于胆红素代谢障碍,中医也有肝胆湿热之黄疸证型。但切勿忘记,中医诊断学中提及的湿热蕴脾所致的黄疸。黄疸治脾亦是重要思路。
茵陈蒿汤湿重而兼阳明里热,以下为佳。
麻黄连翘赤小豆湿阻三焦而热重,表病及里,上病及下,以宣上利下为佳。(陈潮祖)
栀子柏皮汤治疗湿热主次难明。(李克绍)
栀子柏皮汤就是黄连解毒汤去黄连黄芩加甘草,平时常用来清肝火,治疗肝经火毒证,前庭大腺脓肿等,在湿热方面,此方就一味黄柏,还加了甘草,力度较弱,很少用它。
小方的故事还在继续
想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