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药用植物谚语

新疆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84869.html

我国民间运用中草药治疗疾病的历史十分久远,特别在广大的农村及山区,草医更是很普遍,他们对当地的药物也很熟悉,并经十分简单的加工就可治病,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疗效尤其重视,在各地民间流传着各种有关中草药的谚语,其中体现出了这些中草药在我国民间医学中的作用,根据我们进行的调查,收集了一部分,归纳在此,以供参考。(本文选自陈重敏等编《民族植物与文化》(东南大学出版社,年版)第七章,原题《我国民间药谚》。插图来源于网络。

1.萝卜进门,医生关门。十月萝卜赛人参,上床萝卜下床姜,一口萝卜保健康

这四组谚语都与萝卜有关。萝卜RaphanussativusL.古名莱菔,是一种中国人民常食的蔬莱,但它也有很好的疗效。它主要以根人药,也有以其种子人药的,药材名称叫莱菔子。萝卜主要的功能是下气、化痰、宽中、消积滞等功能,秋冬季节多吃萝卜能促进人体健康,通气消化,多吃萝卜,还能去火,防止口舌糜烂,萝卜煮鸡蛋,还能止咳。每日饮几杯生萝卜汁,还能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生萝卜中含有一种萝卜素,即维生素A源,可以促进人体的血红素的增加,提高血液的浓度,因而有补血的作用。生萝卜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补充营养,常吃生萝卜还能防止尿路感染。近来还有研究报道,萝卜中还含有一种干扰素的诱发剂,是一种抗肿瘤的物质,对多种痛症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因此说明民间谚语对萝卜的称誉,也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上床萝卜下床姜,则是指人们上床以后人睡,消化功能大大减弱和迟缓,服用萝卜则可以通气并促进其消化功能,而下床姜是指人们下床以后活动频繁,需要增加营养,而服用姜后,可开发胃气,以促进食欲,这句名谚很形象地表达了萝卜和姜的不同功效。

2.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值如遇着,一似手拈拿。七叶一枝花,无名肿毒一把抓。是疮不是疮,先用重楼解毒汤

七叶一枝花是百合科植物重楼ParispolyphylllaSm.,别名蚤休、草河车及草甘遂等,是我国著名的清热解毒药,前一句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的。七叶一枝花是以其根茎人药,其中含有重楼皂苷、薯蓣皂苷及其他多种活性成分,有去肿毒,平喘止咳及熄风定惊的功用,常用于治疗各种无名肿毒,痈疽,淋巴结核,小儿惊风,乳腺炎,腮腺炎等病症,外敷可治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及胃痛和各种癌痛等。

3.离家千里,勿食萝藦枸杞

萝藦Cynanchumjaponica(Thunb.)Makino为萝藦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为茄科植物。在梁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中曾云:“枸杞今出堂邑,而石头峰下最多,其叶可作羹,味小苦。俗谚曰:“去家千里,勿食萝藦枸杞”,言其补益精气,强盛阳道也。”去家千里是指远离妻子,萝藦枸杞均为补肾壮阳之物。如果夫妻分离,不能同居,故不能服用这些药物,这是民谚中比较含蓄的用语。

4.韭是菜钟乳,芡是水硫黄

本谚语出自于唐代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将韭菜AlbumtuberosumRottl.exSpreng.和芡实EuryaleferosSalisb.与古代的无机药物钟乳石和硫黄相比,这两味药是古代经常用的有疗效的药物,在处方中经常出现。韭菜治温中下气,调和脏腑,令人能食,还能止泄,温腹内冷痛。芡实味甘性滑,细嚼慢咽,使人体感到柔滑,它们的功效则不完全相当,但说明韭和芡在药中的重要地位,可以和钟乳与硫黄来相比。

5.三月荠菜是灵丹(三月荠菜赛牡丹)

荠菜Capsellabursa-pastoris(L.)Medic.是十字花科的小草,是我国人民常食的野菜,现在已有很多地区进行了栽培。在我国广大地区均有农民三月三日拔荠菜花,然后带回家煮鸡蛋吃的风俗,据说吃了可以治头昏。据现代科学分析,葬菜里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芦丁),香叶苷和生物碱,确实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在美国已将全草提取物制成片剂作为降压药。此外本品还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明目消炎等作用,常用于痢疾、乳糜尿、肾结核、肾炎等症。

6.八十岁公公痛断腰,山坡草丛寻了鸟,有人识得逍遥竹,世世代代不疼腰。怀里揣着铜锣草,不柏长虫咬

两句谚语中所说的了鸟和逍遥竹,以及铜锣草均是指萝藦科植物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Bunge)Kitagawa,全草人药,又名一支香,性温味辛、具有解毒消肿、通经活络止痛功效。常用来治疗腹胀、胃气疼、牙疼、月经不调及皮肤湿疹作痒,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磨成粉与猪腰或米酒共煎服),全草还有镇静及强壮作用。其主要成分是牡丹酚。

7.识得半边莲,可以共蛇眠

此民谚引自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半边莲是指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Lour.,全草人药,具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能。所含有的主要成分是山梗菜碱,常用于治疗蛇咬伤、蜂蝎刺伤、水肿等。目前也常用于消化道脓肿的治疗。

8.家中备姜,有病不慌。冬不离姜、不怕风霜。三年老姜当人参

姜为姜科植物ZingiberofficinalisRosc.,以其根茎人药,常为食品中的调味品,并有多种药效。生姜味辛、性温,有发表、散寒、止呕,解毒之功能,常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等;干姜味辛性热,有温中回阳、逐寒功的功能,常用于腹冷,虚寒吐泻,手足厥冷,痰饮咳嗽;其外皮用于治疗水肿病。姜是常用之品,偶感风寒,可做生姜茶(即红糖加姜)去风寒,出外旅游,晕车服姜粉可止呕吐和止晕。丹麦科学家还发现每日口服5克生姜连续8个月可以大大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还能止住手术后的呕吐,还有报道每日服用5克生姜,连续7个月能治愈风湿性膝关节炎。如被动物咬伤可用生姜捣成泥状加红搪外敷,姜泥加雄黄粉可治娱蛤咬伤,用布包生姜放枕旁,闻其香味可促进睡眠。常吃鲜生姜有利去除脸上的黄褐斑,所以姜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和药品,有利于人体的保健。

9.身无破布叶,其上梦香船

本谚语引自于清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该书引《广东通志》:“从肇庆新桥而上,人烟寥落,山路多歧,乃三县交界之区。舟人及此险地,即燃梦香,客皆醋卧昏迷,遂被启鐍,易资财以砾块,封识宛然,若枕间置水一盂,则迷药皆涣散矣,又有药名破布叶,可解。行者歌曰∶身无破布叶,莫上梦香船。”又引《广志》》日:“梦香船以胡蔓草合香焚之,人即迷罔”,胡蔓草是马钱科植物,又名断肠草GelsemiumelegansBenth.,而破布叶是指椴树科植物破布叶MicrocosaniculateL.。

10.打得地下爬,快找八厘麻

此民诊流传于河北,所说的八厘麻,乃指杜鹃花科植物黄杜鹃Rododendronmope(Bl.)G.Don,别名羊踟躅、闹羊花、搜山虎或六轴子,是一味镇疼药,在河北、湖北民间常用其根治疗跌打损伤;但本种植物含有毒素,用时必须遵医嘱。有一定的麻醉作用,据报道,曾有人用其制成蒙汗药,使人致幻迷惘。

11.找到四叶对,不怕骨头碎

“一身垮,快吃四块瓦,”民谚中的四叶对和四块瓦均是指金粟兰科的植物及己ChloranthusserratusRoem.EtSchult.是著名的治疗跌伤的药物,除此以外又可镇咳、去痰、除风湿、活血调经散癖,外治疗肿毒疥癣等症。

12.不怕骨头碎,只要倒水莲

此谚语出自于《江西植物志》,倒水莲是指商陆科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在江西民间是常用来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此种植物有毒,用时必须遵医嘱。自古以来商陆是一味逐水药,可去水肿。

13.猪吃猪心凉,人吃断肝肠

本民谚引自《广西中医验方集》,是指马钱科植物胡蔓草GelsemiumelegansBenth.。该植物有剧毒,人误食后,可以致命,猪服用了该草药后却能治疗热毒,并能使猪的体毛有光泽,因而对猪有一定的强壮滋补作用,但也应注意剂量。

14.二月茵陈三月禽,四月五月当柴烧

茵陈篙应是菊科的植物ArtemisiacapillarisThunb.,有清热利胆的作用,是治疗肝炎用药。现在市售的茵陈蒿习惯是使用幼苗,所以有此民谚,但查阅古代本草中所用乃是带花的干草,现代科学证明茵陈禽中利胆成分为篙属香豆素,在茵陈苗中含量很少,而在待放花蓄中含量最高。因此本句谚语只是市售习惯,并不符合最好的采收期,应加注意。

15.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喝了乳长流

穿山甲是鲮鲤科动物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Linn.的鳞片,具有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债坚等作用。常用来主治血瘀经闭、风湿痹疼、乳汁不下等疾病。王不留,即王不留行,是指石竹科植物Vaccariasegetalis(Neck.)Garcke的种子,含有王不留行苷和王不留行黄酮苷等,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的功能,将这两味药合用,对妇女通乳有很好的作用。(编者注:穿山甲已被《中国药典》除名)

16.误食猫眼,活不能晚

本谚语出自清吴其濬所著《植物名实图考》,猫眼是指大戟科植物泽漆EuphorbiahelioscopiaL.,别名猫儿眼睛草、五凤草、本草有剧毒,不能轻易服用,否则极易中毒,我国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但是在中医处方中极为罕见,在民间常用于治疗腹水、水肿,腹结核,淋巴结核、痰多咳喘、癣疮等症。

17.若要睡眠好,常服灵芝草

灵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en,又名木灵芝、血灵芝,属多孔菌科,常生于栋树及其他阔叶树种的木桩上,现已人工培育。其子实体含有多糖,氨基酸,甾体醇类,为滋补强壮药,在我国江南一带民间常用于神经衰弱症,并能促进睡眠,无任何毒副作用,临床治疗心绞痛,有效率达80%,大部分患者用后胆固醇明显下降。目前灵芝抱子也用于痛症的辅助治疗。

18.家中有苦草,不怕高烧和蛇咬

本民谚流传在我国南方广西一带,苦草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它的原植物是玄参科植物苦玄参PicricfelterraeLour.,别名蛇总管、蛇开口,常生长在高山海拔m以下的疏林湿地,全草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蛇伤、淋巴结核、高热,均有很好的疗效,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味好草药。

19.拾得山六厘,不怕疥疮剥破皮

山六厘是指鼠李科植物长叶冻绿RhamnuscrenataSieb.EtZucc.。浙江东天目山地区常用其根研末,加猪油调匀,纱布包裹,烘热,涂擦患疥疮处,极有效。其水煎液还可洗头虱等。

20.认识仙白草,不怕毒蛇咬

仙白草又名东风菜Doellingeriascaber(Levl.)Ling,菊科植物,是江浙一带民间的著名蛇药,其根和全草皆能人药,有清热解毒、治蛇咬伤的作用。治蛇咬伤时用东风菜鲜根适量煎水内服,并用鲜根及叶捣烂敷于伤口四周,较重的患者,需要增加服药次数,除单味用药外。为了提高疗效,可加用乌蔹莓、紫花地丁、垂盆草和鸭拓草等。

21.识行土柴胡,蛇咬不在乎

土柴胡是浙江南部地区常用的民间草药之一,民间常用全草治疗蛇伤,疗效显著,这种土柴胡并非是伞形科柴胡属Bupleurum植物,而是指菊科植物的牡蒿ArtemisiajaponicaThunb.,一般用土柴胡叶加等量的金刚刺SmilaxchinaL.叶捣烂敷于伤口的四周,效药前用八梭针或粗针将伤口四周刺破,使毒血外流,然后用这两种草捣烂的汁液洗涤患处,数药一般1-2天换药一次,数次即愈。

22.识得千里光一生一世不生疮

千里光又名九里明,是菊科植物Senecioscandens(Buck.)Ham.ExD.Don是长江以南山区常用的中草药,民间以全草人药,常用于疮疡瘫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胃炎,结肠炎等。全草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酚类物质,生物碱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植物名千里光或九里明,说明其是眼科要药。过去有药厂已制成片剂或眼药水,销售各地。

23.打得地上爬,快找祖师麻

祖师麻是陕北民间常用的药草之一,它的原植物是瑞香科植物黄芫花DaphnegiraldiiNitsehe,主要分布陕、甘、川、青等省,生于千米以上的山地。以茎皮和根皮人药,有止疼、补血的功效,河南民间用祖师麻治疗支气管炎,因有小毒,故要慎用,祖师麻的茎皮及根皮含有香豆素、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化合物,祖师麻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均有良好的疗效。

24.若要小儿安,多食使君子

使君子是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QuisqualisindicaL.的果实,据李调元所著《南越笔记》曰:“留求一名使君子,广州多有之,状如桅子,有五梭,而两端锐,半黄已熟,壳脆薄,中有白肉,微甘,小儿患食积者,熟与之食,以当干果,辄下虫而痊愈,故有‘若要小儿安,多食使君子’之说。”

25.十个大夫九当归,你不当归我当归

当归是指伞形科植物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以根人药,是我国著名的药物之一,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疼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血滞经闭、血崩、血虚、头痛和跌打损伤。临床上还用于心律失常、冠心病室性早搏及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因而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本句谚语是说明了中医临床中当归应用的广泛性。

26.腰骨疼,猪尾煲杜仲

杜仲是指杜仲科植物杜仲Eu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chenf.com/ycls/5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