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豆腐的正确认识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kongjuzh/m/33088.html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年(清康熙八年),北京乐氏第四代传人乐显扬创办了同仁堂药室,乐显扬就成了北京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子承父业,年在同仁堂药室的基础上开设了同仁堂药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钻医术,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类型配方,分门汇集成书,为同仁堂制作**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在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形成有“十大王牌”和“十大名牌”等为代表的产品系列,从而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和青睐。十大王牌药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局方至宝丸、苏合香丸、参茸卫生丸、女金丹、再造丸、紫雪散、虎骨酒(另加安坤赞育丸、乌鸡白凤丸、十香返魂丹合称十三太保)。十大名牌药有:乌鸡白凤丸、消栓再造丸、安神健脑液、牛黄解毒片、枣仁安神液、活血通脉片、愈风宁心片、国公酒、骨刺消痛液、狗皮膏。
2、杭州胡庆余堂:胡庆余堂是清同治十三年(年),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风格耗白银三十万两创立。胡庆余堂和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故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说。胡庆余堂的堂号取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胡庆余堂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胡庆余堂门楼上现今还保留着创始人胡雪岩所立“是乃仁术”四个大字,它表达了胡庆余堂创办药业是为了济世、广济于人。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生产**质量上乘,所以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胡庆余堂崇尚戒欺经营,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其主要产品有胃复春片、庆余救心丸、障翳散等。胡庆余堂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广州陈李济: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老字号,创建于年,比北京的同仁堂还要早69年,陈李济由广东南海商人陈体全、李升佐两公共同创立,名号“陈李济”,寓意“陈李同心,和衷济世”,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陈李济保存至今逾百年的木质楹联上就刻载着“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十四个字,充满哲理与抱负,历代陈李济人秉承“同心济世”的企业精神,诚信为本、悉心炮制古方正药,创新研发现代新药,推动南药老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其主要产品有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等。陈李济创造了蜡壳药丸的制作工艺,最早实行“职业经理人”和“董事会”制度,商号从一开始就采取了资本合作。当初陈姓、李姓两商人合作投资开办药肆,并写立合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这说明当时有了股份制的雏形,不是单一家族企业,更不会因某一家族的兴衰而起伏。陈李济的管理,实行两姓合股经营,两族轮流选任司理(厂长)。这样做的好处使董事会成员共同监督、同舟共济,从而充分化解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单一的经营风险。陈李济的王牌产品陈皮,而且只送不卖,送给一些优质客户,或重要社会公关对象,
4、汉口叶开泰:早在20世纪30年代,汉口叶开泰,就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广州陈李济齐名,合称中国四大中药房。叶氏祖籍在安徽微州,明代初年,迁到了江苏溧水县塔山渡。明代末年,迫于兵荒战乱,叶开泰的第一代叶文机,于年初来来到汉口行医。在简亲王赞助下,在汉正街鲍家巷口开起了叶开泰药室,悬壶应诊,以医荐药,深得民心。叶开泰制药,始终恪守虔诚修合、遵古炮制的传统。在它的店堂里,高悬两块金匾,一边写着“修合虽无人见”,一边写着“存心自有天知”,原来是在凭良心从业。其主打**有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十全大补丸等,名闻遐迩,远销海外。年,叶开泰与陈太乙、陈天保两家同行大户联合,成立健民制药厂。现在的武汉健民,其前身就是叶开泰。年5月25日,国营武汉健民制药厂举行庆祝武汉市健民(叶开泰)制药厂建立周年活动。从此在厂门口挂了两牌招牌,一块是原有的“武汉市健民制药厂”,一块是“武汉市叶开泰制药厂”。
5、广州潘高寿:潘高寿是年由广东开平人氏潘百世、潘应世兄弟在广州高第街设药铺,店号“长春洞”。长春洞是前店后场式的药铺,前店卖药,后场制丸,雇工10余人,进行作坊式生产。其主打产品是止咳化痰的潘高寿川贝枇杷露。“文化大**”期间,改为“广州中药七厂”,年才恢复广州潘高寿药厂名。近年先后推出了全国首创的驱风镇咳、除痰散结的蛇胆川贝液和润肺止咳、祛痰定喘的蛇胆川贝枇杷膏。同时又研制出鼻咽清毒剂、升血调元汤、炎热清等新产品。目前潘高寿已经进入中国中药工业企业50强之列。产品结构向着多元化发展,现生产有糖浆、煎膏、胶囊、颗粒、合剂等五大剂型,多个品种,产品畅销海内外。
6、长沙九芝堂:九芝堂其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年,是中国著名老字号。公元年,一位名叫劳澄的老者来到古城长沙坡子街开了一家小药铺,这就是劳九芝堂的前身。劳澄之子劳楫取其父所绘《天香书屋图》(图中植双桂,桂生九芝)之意,给药铺取名“劳九芝堂”。九芝堂秉承“九州共济、芝兰同芳”的经营理念,遵循“药者当付全力,医者当问良心”,这句传承了三百多年的祖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九芝人,以品质为先、以仁德为本,带着“九分情,一分利”的经营宗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产品。其主打产品有驴胶补血颗粒、足光粉、补肾固齿丸等。年店铺毁于长沙大火,解放后先后改名为新中国制药厂和长沙中药一厂,年6月,恢复“长沙九芝堂制药厂”原名。
7、贵州同济堂:同济堂始建于年(清光绪十四年),由唐炯(字鄂生,曾任清朝矿务大臣,云贵总督)和于德楷(字仲芳,曾任清朝知县)二人合资开办,药店位于贵阳大十字附近的正新街。专程从汉口请来了精通医药又有经营才干的黄紫卿任经理。
8、北京长春堂:清乾隆年间,北京有位走街串巷的游方郎中---孙振兰,人们俗称其为孙老道。孙老道以自制消暑闻药“避瘟散”、“无极丹”为主,经多年的苦心经营积攒了些钱财,于乾隆五十五年在前门大街鲜鱼口胡同里的长巷头条北口开设了铺房---“长春堂”,形成了前店后厂,固定经营的方式。消暑闻药避瘟散具有香、凉、祛瘟消暑的效用,取用少许抹入鼻腔,清凉感直通心脑。当时在老北京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暑热天,您别慌,快买暑药长春堂,抹进鼻孔通心腑,消暑祛火保安康”。以后为了抵制日货,长春堂掌柜张子余先生和药师蔡先生通力合作,在原避瘟散的基础上开发出紫、绿、黄、白四种不同颜色新剂型的避瘟散,用以与日本产的仁丹相抗衡。
9、天津达仁堂:达仁堂是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乐家老铺的正宗后裔,年乐氏十二世乐达仁先生用他在英、德等西方国家学到的管理方法改造前店后厂的中药企业---京都达仁堂乐家老药铺,与其弟乐达义、乐达明、乐达德四人筹集白银四万两,于年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达仁堂。文化大**期间,达仁堂曾先后更名为天津工农兵药厂和天津第二中药厂,年5月1日,达仁堂恢复了老牌匾。达仁堂继承了三百余年的“家传蜜制”制药经验和传统,始终恪守“只求药物真实,不惜重资,炮制之术必求其精”的宗旨,选料必求地道优质,炮制上更是精益求精,各种原料认真挑选,以净货投料,药粉研磨精细,细箩筛选,严格遵循先辈流传的传统工艺,一丝不苟。达仁堂集南北炮制技术于一家,生产的丸散膏丹“望之不甚宝贵,服之实效如神”。达仁堂以“达则兼善世多寿,仁者爱人春可回”的经营哲学进行经营。其主打产品有牛黄降压丸、生血丸、血脂宁、清宫寿桃丸、藿香正气软胶囊、清肺消炎丸、参附强心丸等。
10、北京乐仁堂:乐寿堂药店借颐和园中乐寿堂之名以示其吉庆与气势,它是同仁堂乐家老药店在京的又一家分店。大门两边分南北高悬木刻白漆黑字,北边写:本店采购生熟地道药材,南边写:精制丸散膏丹汤剂饮片。在经营方式上,乐佑申取同仁、达仁两家之长。乐仁堂遵守先祖遗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以“真材实料,加工精良,配方独特,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保持了乐家老铺的信誉。其主打产品有茵陈酒、催生兔脑丸、阳合解凝膏等。
11、北京鹤年堂:鹤年堂由回回诗人、著名医学家、养生大家丁鹤年在年(明朝永乐三年)所创建,丁之祖父曷老丁以“善药食(药膳)、长乐饮(保健药汤)”而闻名于大都。丁鹤年幼承家风,深得回汉医药之精髓,养生之真谛,创建养生鹤年堂,在中医药养生领域建树颇丰,鹤年堂养生法传承年而不衰,成为养生老字号,中华第一家。正堂两侧悬挂有“调元气”“养太和”两大牌匾。鹤年堂,内含《淮南子?说林》中“鹤寿百岁,以极其游”之意,也有“松鹤延年”之意,表明了他开办医药铺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健康长寿。
12、哈尔滨世一堂:世一堂创建于年(清朝道光七年),世一堂的祖地在吉林市,它是由前清举人张尊与两位钱庄老板合资创办的,门两侧竖一幅匾额,上联为“地道药材货真价实”,下联为“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早在民国年间世一堂就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在药界素有“里有同仁,外有世一”之美称。世一堂建立之初,主要是以加工人参、鹿茸为主。主要经营丸、散、膏、丹、酒、胶、露等七个剂型,近三百余个品种。年世一堂被撤销,年,又恢复世一堂老字号。
13、天津宏仁堂:天津宏仁堂始出于“乐家老铺”,是具有近百年生产历史的老厂,由“乐家”传人乐笃周先生在年所创建,其发展理念以“方名、料优、艺精、药灵”为核心,在当时享誉全国,有“乐家老铺之灵秀”的美称。主要产品有七厘散、紫血散、养血生发胶囊、冠心苏合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白癜风胶囊等,是国内最早的中药胶囊剂型发源地。
14、济南宏济堂:宏济堂创办于年,由乐镜宇所创建,乐家原籍浙江,其先世于清康熙年间,为经营药业移居北京,创设同仁堂,至清道光年间,同仁堂在药业中已是闻名遐迩。其主打产品有阿胶,分为“福、禄、寿、财、喜”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亮十六块、亮三十二块、黑十六块、黑三十二块等不同型号共12种,年产阿胶公斤。此外还有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万应锭、犀黄丸等。年,宏济堂纳入公私合营企业。年,宏济堂阿胶分到济南平阴和聊城东阿,生产阿胶的人员和设备从宏济堂搬到了东阿,现在东阿用的蒸球设备还是宏济堂的。年,又与永昌、艮一堂等药店合并为宏济堂制药厂。
15、广州敬修堂: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慈溪商人钱树田,经常从杭州贩运丝绸到广州,他又常自制丸散膏药,对沿途患者施医赠药。有一年,他用“回春丹”治好了一巨商的儿子,巨商为感激他救子之恩,出资助其开办药厂,年,敬修堂钱树田中药厂在广州城南门挂牌营业。年后,并入万灵中药厂等8家私营企业和岐芝堂等14家个体药业,组成了颇具规模的公私合营敬修堂联合制药厂。其主打产品有追风透骨丸,中风回春丸,清热消炎宁,化痔栓、跌打万花油等,因其疗效好,受到广大病患的推崇。企业恪守创始人钱树田倡导的“敬业修明、广施妙药”经营宗旨。
16、昆明老拨云堂:老拨云堂创建于年(清朝雍正六年),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是与北京同仁堂、天津达仁堂、杭州胡庆余堂齐名的中华老字号中药企业。它发祥于古城云南通海。其创始人为沈育柏,其主打产品为拨云锭,锭子眼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作用,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飞尘入目、风痒流泪等有显著疗效。清末民初,“拨云锭”已蜚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民间曾有“身带拨云锭,走遍天下不受穷”的说法。年,老拨云堂第十代传人沈永钢先生毅然献方,创办现代化药厂。
17、昆明福林堂:福林堂创办于清代咸丰初年,到现在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历来被称为昆明“药材业中之翘楚”,在昆明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店门两侧对联,是“遵法炮制生熟饮片,精工修合丸散膏丹”。店堂中柱上有一幅直匾,“本堂药料选办最精,参茸燕桂必择其优,饮片丸散精益求精,药真价实包换来回。”福林堂的创办人李玉卿,祖籍是湖北黄冈。福林堂初开张时,只有一间铺面,前面看病卖药,后面切药制药,因面积狭小,人称“簸箕堂”。福林堂制售的丸散膏丹有八十多种,处方配伍精当,制作工艺认真,制成的丸药药性实在,滋润可口。其主打产品有回生再造丸、益肾烧腰散、济世仙丹、黑锡丹等。
18、杭州方回春堂:方回春堂创建于年(清顺治六年)。传说为钱塘方清怡(字再春)所创,再春意含回春,故以“回春”为店名,方清怡出身于中医医药世家,精通药理,擅长儿科,以家传秘方精制的小儿回春丸享誉杭城。回春堂家底雄厚,是晚清时期操纵杭城药材市场的六大药铺(胡庆余堂,万承志堂,叶种德堂,张同泰堂,泰山堂及回春堂)之一。方回春堂自立业之日,悉遵古方精选各省道地药材,依法炮制门市饮片,修合各类丸散膏丹,熬制虎鹿龟驴诸胶,择料讲究,选工尽善。尤以秘制小儿回春丸,闻名杭城,老幼皆知。年后并人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如传承千年的膏方工艺,采用百年铜锅,经浸、煎、榨、化、滤、熬、收等几大流程,其火候拿捏,全凭经验,其“滴水成珠”的绝活,最见炮制之功力。
19、上海雷允上:雷允上药店创始人为雷大升,雷氏上祖原籍江西省丰城,后移苏州定居。雷大升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年),年轻时读书学医,善琴工诗,后弃儒从医经商,游历山东等地,采集中药材回到故里苏州,从此行医济世,同时研究中药丸散膏丹的制作。清咸丰十年(年)太平天国进
军北上,苏州城内一片战乱,雷氏族人将店内库存贵重**分发给各房子孙,相继离乡谋生。此时先有绮三房的雷子纯、松五房的雷骏声结伴离开苏州到了上海。其后在沪招募平、童两户外姓股东入伙,于清咸丰十一年(年)在上海法租界兴圣街(今新北门永胜路)京江弄口开设药店称“雷诵芬堂”。其主打产品有六神丸、雷氏珍菊降压片、雷氏炮天红酒等。
20、武汉马应龙:马应龙创建于年(明朝万历十年),马金堂于河北定县(今河北定州市)开办小型眼药铺??马应龙生记药店(总店后迁往北京),创制“八宝”眼药。至清乾隆年间,马金堂的后人马应龙将“八宝眼药”定名为“马应龙定州眼药”。解放后改名为武汉第三制药厂,年将公司名称变更为“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主打产品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复方甘草合剂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