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植物,大作用——茵陈
茵陈,又名茵陈蒿,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本草拾遗》:“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茵陈,后加蒿字也”。茵陈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多生长于山坡、路边。
茵陈可以在秋季采收,也可以在春季采收,不同时间采收药性会略有不同,春季采收的称为“绵茵陈”,秋季采收的称为“茵陈蒿”。茵陈可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生用。
茵陈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被称为因陈(茵陈),茵陈至夏其苗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一直有着食用茵陈的习惯,用茵陈做菜,主要食用其嫩苗,而入药的是生长时间更长的茵陈蒿,故一直有着“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现在正是采割茵陈的最佳时节。
茵陈的功效
《神农本草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茵陈全草可以入药,性微寒,归肝胆经,茵陈可以养肝护肝,去肝胆实火,促进胆汁分泌,利湿退黄疸,预防流感,降血压,降血脂,扩冠状动脉血管,其散内热作用胜过薄荷,柔肝功能胜过柴胡。
对于现代医学,茵陈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功效,茵陈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解热、保肝、抗肿瘤、抗凝血、利尿解热和降压作用。茵陈的煎剂对人型结核有抑制作用,它的乙醇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茵陈也有显著的保肝功能,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
茵陈的食用
茵陈的吃法有多种,茵陈鲫鱼汤、茵陈鸭汤、淡盐水煮、茵陈咸汤,素水饺。比较常见的茵陈食疗为茵陈麦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茵陈麦饭的制作方法
①首先将茵陈择好,剪去根部
②用清水淘洗干净
③将叶子筛入面粉,薄薄一层即可
④大火蒸8-10分钟即可出锅
⑤剁一些蒜或者榨点蒜汁,淋上少许芝麻油,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