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到,野菜!立刻成为敏感词。没错!野菜,简直就是大自然给予的恩赐,没有污染,营养丰富又清爽可口,在乡间的田野上、小路边随处可见,一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拎上一个小篮子,准备一把小镰刀,挖野菜去咯~~
这些美味的野菜,你们可都认识吗?怎样做?才不枉费一番劳动付出!
马齿苋的生命力极强,在路边的墙角里、石缝里很多,历代医学家和民间医生无不知晓马齿苋解毒消炎的功效,其杀菌消炎作用并不比人工抗生素逊色,只是作用稍慢,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各种炎症的辅助治疗,素有“天然抗生素”之称。
经典做法:烙饼
苋菜可以长高,其菜茎可以腌成美味的“霉苋菜梗”,属于绍兴的传统特色菜,适合下饭。而苋菜叶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俗语有说:“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由此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苋菜富含膳食纤维,促进排毒,防止便秘,有“长寿菜”之称。
经典做法:苋菜梗清蒸
马兰头富含微量元素硒、VE和胡萝卜素,硒是一种有明显抗癌抗衰老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元素。与一般蔬菜相比,其Se、Zn、Mg、Ca含量更丰富。即可入菜,又可入药,漫山遍野的马兰头,要吃野生的哦!
经典做法:凉拌
俗语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其味清香鲜美,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的作用和味精相同。荠菜糊古称“百岁羹”,老人常食既防病又延年。荠菜吃法也很多,荤素烹调均可,如清炒、煮汤、凉拌。荠菜饺子、荠菜馄饨、荠菜包子...营养丰富!
经典做法:荠菜饺子
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有调胃健脾、降压补脑的效用。当茼蒿与肉、蛋等共炒时,则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吸收率。将茼蒿炒一下,拌上芝麻油、精盐,清淡可口,最适合冠心病、高血压病人食用。
经典做法:茼蒿炒肉
车前草在江南一带又叫“观世音草”,其幼苗可食,4~5月间采幼嫩苗,沸水轻煮后,凉拌、蘸酱、炒食、做馅、做汤或和面蒸食。如果体内发热或生病感冒发烧,摘取车前草烧煮之后喝下,能有效退烧。还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抗菌、降压!
经典做法:炖猪肚汤
以上这6种野菜各有功效,也随处可见,当然,已有不少野菜已被规模化人工种植,味道就没有野的好了。如果身边有,就不妨去田野中找一找,既可收获美味,又可陶冶情操,所谓一举两得,这就是“野菜”的魅力!
《茵陈》
别名牛至、田耐里、因尘、马先、绵茵陈、绒蒿、白蒿、细叶青蒿、安吕草,菊科、牛至属植物蒿经冬不死,春则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故亦称茵陈蒿。中国民间现尚有以米粉作茵陈糕、团的习惯。茵陈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药用是茵陈蒿。故有“二月茵陈,五月蒿”的说法。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家的低海拔地区的河岸、低山坡地区。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的习称“茵陈蒿”。全草入药,可预防流感,治中暑、感冒、头痛身重、腹痛、呕吐、胸膈胀满、气阻食滞、小儿食积腹胀、腹泻、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皮肤搔痒及水肿等症,其散热发表功用,尤胜于薄荷
经典做法:蒸麦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