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吃野菜,貌似是很多人的一个习惯,可你知道吗?吃野菜的习俗可不是上辈子人们的苦,以及我们现如今的享受,而是从古时就兴起的了,不信,咱们今天就看看《诗经》里的那些有关采野菜的诗句,同时咱也古今对照一下,看看诗经里描写的那些野菜都是如今的什么菜。
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肯定是千古名句了,可在这里咱们不说这个,而是说一说这诗里的“荇(xìng)菜”。
荇菜,就是现在咱们说的“小荷叶”、“水荷叶”、“金莲子”等名称的菜,是一种“龙胆科、荇菜属浅水性植物。茎细长柔软而多分枝,匍匐生长,节上生根,漂浮于水面或生根于淤泥之中。”是一种可食性的野菜,其茎、叶柔嫩多汁,无毒、无异味,富含营养。旧时常用来饲喂猪、鸭、鹅等家禽家畜。人也可以吃,不过食用的以南方人为多,反正我是没吃过。不过,类似的浮萍却听说过可食。
宋时苏恭曾曰:"荇菜生水中,叶如青而茎涩,根甚长,江南人多食之。”可见其食用历史还很久远呢。
?古人就是古人,要是说车前草的话,不定多少人知道呢,非叫了个“芣苢”。尤其是这俩字,反正一开始时我是不认识它的!
②,
“采采芣苢(fúyǐ),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诗中的芣苢是什么?原来它就是咱们现在都很熟悉的“车前草”。车前草,二年生或多年生车前科草本植物,各地都有自己的俗称,我们这里就俗称它为“长青叶”、“牛耳棵”或“小野白菜”等,是一种比较著名的野菜。
这首诗的韵味简直就是那时的一首儿歌,两个采野菜的小姑娘一边采着野菜还一边唱着这首歌,显得很是欢快的样子。可我,却在这欢快的气氛中品到了凄苦的味道,那时的古人们,苦啊!能多采到一些野菜就高兴的这个样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若非《诗经》里有此描述,还真不知道这东西居然也是能吃的。
③,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这“卷耳”又是什么?它就是咱们现在的“苍耳”,我们这里俗称它为“枝棱狗子”,子实上一身的尖刺,得谁扎谁,尤其是身服上,扎上就不易脱落,摘都费点子力气。从此诗中可知,原来这种野菜也是可以吃的,不过我们这却从来没人吃过,都知它有毒,是一味药材,其籽倒是用来轧过油,味香,可与芝麻油有一拼,只不过还是因为它有微毒的原因,渐渐的也就没人轧它的油了。
?白蒿,也叫做茵陈,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野菜呦!
④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诗中的蘩指的就是现在的茵陈,又俗称为白蒿或白艾蒿,也是一种常见的野菜,没想到它也是从远古时期就开始被人们食用了。
?这就是“四叶菜”啦!看看它那四个花瓣似的小叶子也就明白为什么这么叫它了。
⑤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蘋即苹,但因其水生,应为萍,可能是现在的“四叶菜”、“田字草”,为生于浅水之多年生蕨类植物,可食,蘋科。
诗中的藻指的是现在的杉叶藻,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可食。
?芄兰,就是现在咱们称做的“萝藦”
⑥
“芄(wán)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诗中的芄兰又是什么呢?原来它就是咱们野地里经常见的“野葫芦瓢”,也就是学名叫做“萝藦”的一种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的植物。茎如绳索状攀物可爬,茎与叶、果等触之都可流出乳白色的汁液,故有的地方有俗称它为“羊角奶”。果实嫩时可食,小时候吃过,不过已忘其味,而近时见了又尝了一回,觉得那味道与秋葵差不多。
葛藤
⑦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葛就是现在的葛藤,豆科葛属下的植物,植物形态为蛾眉葛藤,又名苦葛,地下块茎可食,生于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苣荬菜
⑧
“薄言采芑(qǐ),于彼新田,呈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
芑,疑为苦菜,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苣荬菜”或“苦荬菜”。旧时时,行军打仗的苦啊,没吃没喝的时候,只能在这行军的间隙时间里采这苦菜来吃。
?抱娘蒿,又名播娘蒿
⑨
“蓼蓼者莪(é),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莪,即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针开黄绿色小花,叶嫩时可吃。因其抱根丛生,很像几岁的孩童粘着父母的情状,所以历来被人称为“抱娘蒿”。此诗中引用此草应该就是取“抱娘”之意,是一首怀念双亲的诗。
好了,今天的文字就排列这么多,咱们下回再叙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