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医院那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兰芬救活啦!兰芬救活啦!在空降兵某部驻地,人们纷纷称赞三营卫生所卫生员小贾救活一名溺水窒息儿童的事迹。六月十三日上午,应山县(现广水市)三里河公社夏家湾社员夏春友一岁半的女儿兰芬不慎滑入池塘,被救起时,已经面呈紫色,牙关紧闭,附近驻军小贾闻讯,立刻赶来抢救,这时,孩子已经停止呼吸,可心脏还在微弱地跳动,小贾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他先扳开孩子紧闭的小嘴,排出腹中积水,接着做人工呼吸。紧张的抢救进行了四十五分钟,孩子“哇”地哭出了声音…’’
这篇文章出自年7月6日的解放军日报《白衣战士的赞歌》,同期,《解放军救活了小兰芬》被刊登在空军日报。
近期在整理退役军人资料,打电话咨询入伍情况时,我得知贾大哥在部队立了三次三等功,并在年参加过越南老山战争。时隔39年,当我看到“学习强国”征文栏目“我心中的英雄”后,脑海中不断闪现出贾大哥的名字,于是带着崇敬之心见到并拜访了贾全录。
他高高的个子,依然挺拔,方方的脸庞,还透着军人的朴实和刚毅,眼睛神清气正。
贾大哥年11月从兴平入伍,到湖北的英山,进入空降兵某军某师某部队,成为一名神圣的空降兵。“作为跳伞兵,你当年才17岁,跳的那个时候,你害怕吗?”“当然害怕,可是没有选择,我是一名保家护国的战士,我们只能选择勇敢。那时候的特种兵训练,三肿三消,意思就是,不断的磕碰肿痛,不断地继续训练,伤了好,好了又伤,中间根本不停止。”“你在那段日子里,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他沉默了片刻说,“感受最深的就是,锻炼了我的意志,坚定了我的信念。”
接下来,他谈起了三次三等功的经历。年他被安排在部队做起了卫生防病工作,本来编制里,应该有军医,所长,医助还有卫生员。可是由于军医和医助被调离,原来的张所长转业,一个营上千人的防病工作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责任重于泰山。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环境条件很差,对战士们威胁最大的就是肝炎、痢疾等传染性疾病。每年开春的二月到三月,他就组织同志们到山上采集茵陈,茵陈可以清热、利湿,防病抗病,他们会采集够士兵喝一周的量。一个营三个连,每一个连都有炊事班,天不亮炊事员就开始熬制,在士兵开始吃早餐时,每人一碗,共三百碗已经整整齐齐摆在餐桌上了。
为了更严格防病,平时的菜品无论什么都得留验,就是用一只小盅把每一个菜品单独盛放三天,每天如此,每顿饭如此,以确保菜品的万无一失。他每天去检查炊事班所购的食材是否新鲜,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心系全体官兵的身体健康,把预防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同时,还要兼顾伞兵训练或野营部队出动发生的骨折、扭伤、晕机、晕车等紧急日常护理。
就这样,他只身一个人,在年到年这几年里,负责医护的上千人的营队里,没有一例传染病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信任,连续三年年获得部队颁发的三等功立功受奖证书。
年3月他又被调离,参加了越南老山战役中的救治工作。在中越战争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工事就是猫耳洞,猫耳洞内温度高达四十至五十度,地势低,湿度大,如果遇见下雨天,洞内积水,不能完全排出。有的战士长时间穿着湿衣服,就很容易得各种奇怪的皮肤病,身上潮湿的衣服贴在哪里,哪里的皮肤就会溃烂。由于与敌军距离很近,随时都有伤亡的侵袭,贾大哥的工作就是在猫耳洞里救治伤病员。最终我军击败越军,取得战争的胜利。每一名战士的勇敢顽强和大无畏精神值得永远铭记。
年年底,医院学习深造化验工作,年五月分到武功某师的场站卫生队,年转业到马嵬政府街道办事处,年-年调任城建办主任。年离岗后,他依旧不会闲着,去桑镇中心幼儿园开起了校车,无论刮风下雨,呵护接送者孩子们,看到孩子天真烂漫的样子,是贾大哥最开心的时刻。我们可敬可爱的贾大哥在普通而平凡的岗位继续发挥着余热。
听着贾大哥娓娓讲着过去的经历,就这么一位看似极为普通的不到60岁的男子,却把青春留在了部队,留在了艰苦卓绝,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里,留在了兢兢业业的基层服务中。
他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他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从军经历生动感人,触动灵魂。
进入新时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还有更多的中华儿女把青春热血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更激励我们社区干部继续发扬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积极投身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党旗增色,为党徽添彩,为五彩西城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十一公司社区
供稿:李敏玲
编辑:秦凯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