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部位
木犀科植物尖叶白蜡树的枝皮或干皮。
2
别名
蜡树皮、秦白皮、梣皮。
3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10~12米。树皮灰褐色,较平滑,老时浅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具柔毛及腺毛,后渐脱落;小叶3~5,卵形或长卵形,先端长渐尖,边缘有锐锯齿,上面光滑,下面沿主脉及侧脉被柔毛。
4
产地分布
均生于山坡路边或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5
采收加工
春、秋季剥取枝皮或干皮,晒干。
6
药材性状
枝皮:卷筒状或槽状,长10~60厘米,厚1.5~3毫米。
7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涩。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8
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收涩、明目。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
9
临床应用
用量6~12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洗患处。用治热痢、泄泻、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10
药理研究
抗菌、抗炎、镇痛,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还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11
化学成分
含七叶树苷、秦皮苷、七叶树内酯等成分,并分得微量成分N-苯基-2-苯胺,该成分首次从木樨科中得到。另含马栗树皮苷、马栗树皮素、秦皮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熊果酸、胡萝卜苷等成分。
12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禁服。
13
配伍药方
1、治急性菌痢:秦皮、苦参各12克,炒莱菔子、广木香各9克。共为细末,开水调服,每次9~12克,每日3~4次。(《国医论坛》,(2),52)
2、治慢性细菌性痢疾:秦皮12克,生地榆、椿皮各9克。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3、治急性肝炎:秦皮9克,茵陈、蒲公英各30克,黄柏9克,大黄9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4、治麦粒肿,大便干燥:秦皮9克,大黄6克。水煎服。孕妇忌服。(《河北中药手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